昨晚,《聲生不息》第三期直播現場,當紅偶像馬嘉祺一曲《云與海》未落,網絡已然掀起滔天巨浪。"馬嘉祺 難聽"詞條以火箭速度沖上熱搜榜首,直播評論區瞬間被兩極分化的聲音淹沒——是意外失誤?還是實力真相?百萬修音師"失業"現場,千萬觀眾親歷了一場真實的音樂審判。

圖片來源于馬嘉祺手圖
當晚9點20分左右,作為節目重要競演嘉賓的馬嘉祺登臺獻唱《云與海》。然而,直播信號中傳出的聲音卻讓無數觀眾愕然。實時評論區和微博迅速被"走音"、"大白嗓"、"毫無感情"等關鍵詞刷屏。許多觀眾直言演唱效果與預期落差巨大:"全程捏著汗聽完"、"關鍵高音明顯吃力且飄忽不定"、"技巧堆砌卻冰冷空洞"。
音樂博主"耳帝"迅速發文點評,直指問題核心:"馬嘉祺此次暴露的根本問題在于技術的不穩定與表達的匱乏。現場無修音環境下,音準控制力不足、氣息支撐薄弱、情感投射單薄等短板被無情放大。偶像工業體系下的‘完美人聲’一旦脫離后期精修,真實水準便面臨嚴峻考驗。"
這已非馬嘉祺首次因演唱能力陷入輿論漩渦。早年其代表作《快樂星球》片段就曾因稚嫩唱腔成為網絡熱梗。近年來,盡管其作為時代少年團隊長人氣爆棚,但轉型"實力歌手"的征途始終伴隨著對其唱功的質疑。偶像團體依賴錄音室制作與現場半開麥的行業慣例,使得馬嘉祺此次在頂級音綜直播中全開麥獨唱,無異于一場殘酷的"裸考"。

圖片來源于馬嘉祺手圖
面對海嘯般的爭議,《聲生不息》節目組迅速通過官方渠道發聲:"直播是最真實的藝術呈現方式,存在即時的、不可控的技術與狀態變量。我們珍視每一位歌手的勇敢嘗試,也理解觀眾多元化的審美反饋。節目組已第一時間與藝人團隊溝通,共同復盤演出細節。"然而,這份聲明并未平息輿論,反而激起更廣泛的討論:觀眾是否有權要求偶像在關鍵舞臺展現穩定的真實力?
一次直播,一次熱搜,揭開了偶像工業華麗袍子的一角。馬嘉祺的《云與海》現場,究竟是偶然失誤還是能力瓶頸?當數百萬觀眾同步按下音樂的"祛魅"按鈕,偶像光環與真實聲量之間的那道裂縫,已清晰可見。修音技術能修飾音準,卻填補不了藝術表達力的鴻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