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 B10 以 9.98 萬起價、11 萬標配激光雷達的姿態殺入市場,10 萬級純電市場的平靜徹底被打破。這個被戲稱為 “價格屠夫” 的選手,用 “硬件堆料 + 刺刀定價” 的組合拳,把比亞迪海獅 05EV、小鵬 M03 們逼到墻角跟,意味著利潤腰斬;不跟,等于把性價比高地拱手相讓。零跑這局棋,表面是給消費者送福利,實則是在 10 萬級市場擺下 “生死擂臺”。
一、10 萬級市場的「硬件革命」:激光雷達成標配,傳統競品集體懵圈
零跑 B10 的核心殺招,是用 11 萬價位實現「智駕硬件自由」:禾賽 128 線激光雷達、高通 8650 芯片的組合,直接讓同價位競品的智駕配置顯得像 “兒童玩具”。要知道,小鵬 M03 的激光雷達版賣到 18 萬,比亞迪元 PLUS 至今沒舍得給雷達,而零跑直接把這套硬件裝進 11 萬的車身里,相當于用 A 級車的價格給了 B 級車的 “眼睛”。更狠的是續航和充電:入門版 510km 續航、19 分鐘快充 50%,把 “續航焦慮” 四個字徹底掃進“樂色桶”。
但堆料背后藏著兩處硬傷:一是 “筷子懸架” 的回歸,這個被比亞迪拋棄的三連桿后懸掛,在爛路行駛時的顛簸感明顯,路過減速帶能清晰感受到懸掛的 “生硬”;二是后排座椅的 “反人類” 設計,固定角度的靠背讓 180cm 的乘客只能 “正襟危坐”,長途乘坐堪比 “駕校練車”。這些短板,讓零跑 B10 成了典型的 “偏科生”—— 智駕和續航拿滿分,舒適性卻在及格線邊緣徘徊。
二、比亞迪小鵬的兩難:跟價找死,不跟價等死
零跑這波操作,最難受的當屬比亞迪和小鵬。比亞迪的元 PLUS、海獅 05EV 靠 “刀片電池 + 成熟三電” 吃了多年紅利,可零跑直接用 “激光雷達 + 長續航” 撕開缺口:同樣 11 萬,零跑給雷達和芯片,比亞迪只能給電池和空間,在智駕硬件上落后整整一代。
小鵬 M03 更尷尬,原本靠 XNGP 算法打天下,結果零跑用 “硬件平權” 策略,讓小鵬的軟件優勢在絕對硬件差距面前被稀釋 —— 畢竟,用戶會想:11 萬的雷達都給了,智駕能差到哪兒去?
這種降維打擊,暴露了傳統車企的定價慣性:比亞迪習慣了 “續航加 100km 就加價 1 萬”,小鵬沉迷于 “軟件付費” 的高端玩法,卻沒料到零跑直接掀了桌子 —— 既然你們靠信息差賺錢,那我就把硬件成本透明化。當零跑把激光雷達的價格打到 “白菜價”,整個 10 萬級市場的價值體系正在重構:以前消費者為 “品牌溢價” 買單,現在開始為 “看得見的硬件” 掏腰包。
三、零跑的「豪賭」:用性價比換市場,能撐到最后嗎?
零跑 B10 的策略,本質是 “用魔法打敗魔法”:既然新勢力靠堆屏幕、傳統車企靠吃合資老本,那我就堆激光雷達、堆芯片,用更極端的性價比撕開市場。但這種打法藏著兩大風險:一是三連桿懸掛的可靠性爭議,畢竟比亞迪當年棄用該結構,就是因為長期顛簸可能導致懸掛變形;二是內飾質感的廉價感,大面積塑料件和副駕 “魔術孔” 設計,讓 11 萬的車開起來像 8 萬的 “毛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