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符合、甚至超出股東們原來的預期。”在4月22日的媒體溝通會上,上汽通用汽車總經理盧曉對向飛靈汽車等媒體介紹“一口價”實施半年后的成效。對于外界擔心的“一口價“是虧本賺吆喝,盧曉給出了明確的回答——肯定不會。其表示,在過去一兩年時間時,上汽通用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尤其是在降本方面,做了包括技術降本等許多工作。

上汽通用汽車總經理盧曉
據介紹,今年上汽通用汽車整個一季度表現完全超越董事會原來設定的目標,終端銷量是12.9萬輛,3月份終端銷量(含出口)達到了4.7萬輛,連續兩個季度保持盈利,公司健康度已經回到正常運營水平。
雖然一步到位的“一口價”比指導價大大降低,但整體來看別克和凱迪拉克兩個品牌的平均成交價并沒有向下掉。上汽通用汽車副總經理薛海濤表示,今年一季度別克的平均成交達到了21萬元,比去年拉升了差不多5萬塊錢;而凱迪拉克的平均成交價在27-28萬。“我們內部講別克已經變成了一個‘豪華品牌’,因為大部分BBA成交價也差不多在這個區間層面上。”薛海濤說道。

上汽通用汽車副總經理薛海濤
在接下來的經營上,上汽通用會繼續追求量利的平衡,并更加著重盈利性。“過去兩年更多追求的是量,但很難維持量和利的平衡,目前所有經營目標方針還是看重盈利性。”盧曉說道。
在媒體溝通會前一天(4月21日),別克發布了逍遙超級融合架構,并推出了全新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向外界傳達其加速新能源轉型的決心。其中,逍遙”超級融合整車架構是上汽通用接下來的重磅武器。
上汽通用汽車泛亞汽車技術中心執行副總經理曾瑜介紹,這個架構不單單是以前傳統意義上的物理架構,而是考慮到未來的經濟效益,從整個尺寸端實現了很大靈活性,可以覆蓋從轎車、SUV到MPV的多種車身結構形式,從電動、增程到插混所有能源驅動形式,以及前驅、后驅、四驅全驅動方式。這也是合資品牌中首個專門為中國用戶打造的全域融合型新能源整車架構。據悉,逍遙”架構會在后續所有車型上全面實施L2城區輔助駕駛。

在談到電動化技術和產品的研發上,上汽通用的幾位高管一再強調安全,認為安全是行業的最高標準。比如:在輔助駕駛方面,上汽通用做了多重冗余設計當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任何一種硬件失效將自動降級到用戶接管;并推出了杜絕“手離方向盤”的雙重檢測,并且閉眼3秒就會強制退出,通過嚴格的限制來保障用戶使用輔助駕駛的規范安全性。在電池安全方面,奧特能2.0平臺的電池滿足新國標動力電池針刺實驗后2小時無熱擴散、無明火的時間要求。
基于逍遙超級融合架構,在未來12個月,別克至境品牌會有6輛新能源車型陸續投放市場。這些車型都會有新一代的智艙、輔助駕駛技術的加持。另外,別克SUV也將增加插混的配置,預計今年年底亮相。按照計劃,到2026年,上汽通用新能源產品的銷量占比會達到50%以上,到2027年甚至達到60%。盧曉表示,這些新能源產品目標都是必須要盈利,上汽通用不會再做虧本的生意。
在推動電動化轉型的同時,上汽用用也不會放棄燃油車市場。盧曉認為,中國市場有許多北方寒冷地區以及山區,再加上依然會有一部分燃油車愛好車,未來燃油車依然會有市場。其判斷,到2027年,燃油車至少還有25%以上的市場份額。

“那時候,有發動機、有變速箱能力的企業,它的競爭優勢就凸顯出來了。”盧曉表示,上汽通用會堅定地在2027年保留8輛左右的燃油車。與此同時,也會在燃油車上繼續推進“油電同智”,讓燃油車用戶也能夠享受到智能化體驗。
與此同時,上汽通用還在推動產品開發流程、決策機制的變化。長期以來,上汽通用一直采用GVDP(Global Vehicle Development Process ,全球整車開發流程)的產品開發流程,這一流程一度被許多本土企業學習。不過,面對行業的激烈變化,上汽通用方面也對這一流程進行了優化。曾瑜表示,現在的開發產品邏輯是圍繞客戶需求來進行對標,不斷打磨好的產品。
“關于決策機制,這一兩年,我們決策的內部工作得到很大地改善,特別是去年我們也在推營銷跟產品互鎖。我們開發中的項目也都在強化,流程快了起來。”盧曉表示,過去上汽通用的項目決定權在外方,因此出現了外觀設計高于功能體驗的問題。但如今上汽通用的項目決定權就在最高的決策的工程師,“項目最高決策就是一個人,所以我認為過去八個月,我們的團隊改變了很多。”盧曉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