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經過十二年沉寂后,雪佛蘭再度在其后驅G-body平臺上推出了Monte Carlo SS,揭開了1983–1988款“Super Sport”版的傳奇篇章。這款車型向市場奉上一臺5.0L高輸出V8發動機,額定175hp和325N·m扭矩,同時配備F41運動懸掛和獨特的空氣動力套件,讓這款中型豪華轎跑擁有了少見的性能氣質。從1983年至1988年,總計生產了154,815臺SS及6,252臺Aerocoupe,并隨著通用G-body后驅平臺的退場畫下句號,但其“美系肌肉與賽道基因兼備”的稀有身份,至今依舊吸引無數車迷追捧。

1983款Monte Carlo幾乎沿用了上一代的車身設計,僅在前格柵和內飾花紋上略作修飾,但最引人注目的是SS型號的強勢回歸——自1971年停產后睽違十二年再次出現。SS車型標配高輸出5.0升V8,并配有歐洲風格的車身同色擾流前唇與尾翼、專屬五幅合金輪圈以及F41運動懸掛,還可選裝Strato座椅與中心地臺控制臺,營造出動感且實用的駕乘環境。外媒指出,早期SS僅提供白色和深藍兩種車身色,并全系標配藍色織物內飾與一整排圓形儀表,儀表板上“SS”刺繡的頭枕更顯低調質感,同時15×7英寸五輻鋼 wheels與固特異Eagle GT輪胎也為其操控打下基礎。

1984年,Monte Carlo Coupe總產量達112,730輛,其中有24,050輛選裝了SS套件——相比1983年SS僅4,714輛的產量,這一數字躍升近五倍,足見市場對性能版的熱情。同年,SS的5.0升V8在壓縮比略增后輸出提升至180hp,并有極少數尾期改裝車配備了帶超速擋的TH200-4R四速自動變速箱。1985年,則全面搭載TH200-4R四速自動(帶3.73:1后橋比)變速箱,標準化了過驅動設計,并引入了4.3L電噴V6作為入門動力,而SS高輸出版5.0升V8依舊保持180hp,但因為調校優化,其中高轉速區段表現更加線性穩定。當年SS銷量再攀新高,達到35,484輛,遠超基礎版銷量,顯示出消費者對“美式性能兼家用舒適”取向的肯定;外媒雖評論其“操控平淡、側傾感明顯”,但也承認在同級家轎中,它的性能表現依舊不可小覷。

1986年,為了爭取納斯卡同級homologation,雪佛蘭推出了限量200輛的Aerocoupe版本——它保留了SS的前臉與底盤,后窗重新設計為更陡的掠背式造型,并配以更低矮的尾翼,以減少高速氣流分離帶來的阻力。Aerocoupe不僅在賽道上大放異彩,也令SS家族的空氣動力學形象更鮮明;同期普通SS產量41,164輛,Aerocoupe占據其中約0.5%的席位,但恰恰造就了其“稀世跑格”的傳奇身份。1987年,Aerocoupe則擴大至6,052輛,占當年33,199輛SS總量的近18%,展現出“賽道基因下的街道實用”仍有不俗市場號召力。國外汽車雜志也指出,這一代Monte Carlo SS在空氣動力套件與底盤調校上的細膩打磨,為其在同僚中平添幾分美式GT豪情。

1988款為G-body Monte Carlo的謝幕之作,SS依舊延續“lay-down”一體式尾翼設計,當年僅生產16,204輛,較1987年略有回落,卻標志著后驅G-platform時代的終結。停產后,這款SS因其“高輸出V8、F41懸掛與罕見的Aerocoupe造型”組合,迅速成為收藏圈的寵兒——外媒評論它是一臺“既富肌肉感,又親切好開的半現代化座駕”,兼具日常可用性與改裝潛力,讓熱愛手動與后驅美式肌肉的老車迷愿意為之一擲千金。時至今日,第四代雪佛蘭Monte Carlo SS仍在老牌跑車活動和賽道改裝展中亮相,其代表的“家用中級車也能兼顧賽道激情”的理念,亦延續在后來雪佛蘭多款后驅性能車身上。